物业管理进社区经验做法获专家肯定,在全国具有示范作用
【本报讯】(记者 钟润生 通讯员 孙善文)“农村城市化后,宝安区大胆引进物业管理机制,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推进社区物业管理,美化城市面貌,提高居民素质,改变了居民的生活观念,丰富政府服务和管理的内涵,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近日,第五届深圳物业管理周开幕式暨物业管理高峰论坛在宝安召开,与会的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会长谢家瑾如此评价宝安区大力推广社区物业管理工作,“宝安区的经验和做法,对全国的物业管理推进工作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和示范作用。”
据介绍,农村城市化后,宝安区以前的村改为了居委会,但是小区环境和管理仍沿袭着农村的路子。2006年3月,宝安区出台了《宝安区推广社区物业管理暂行办法》及配套文件,提出了“力争社区物业管理覆盖率每年提高20个百分点,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社区物业管理覆盖率达到80%,五年左右基本覆盖所有社区”的目标,坚持将推进物业管理与推进城市化发展结合起来。
截至目前,宝安区实施企业化物业管理的“村改居”小区共403个,占全区516个“村改居”小区的78%,享受物业服务的社区人口达300多万人。如何推进物业管理进社区?宝安区区长李文龙在介绍经验时谈到“五个强化”:强化居住观念,在社区举办“邻里节”,增进了来深建设者与本地居民的融合;强化自我管理,引进专业物业管理企业,提升居民自我管理能力;强化市场力量,目前,区、街道两级财政共投入“村改居”物业管理工作专项资金5.3亿元,通过区、街道的投入,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了社会资金投入,把社区投入引入到市场化轨道上来;强化服务内涵,引导物业公司开展各类的社区服务,力求服务种类多、质量高;强化居民教育,大力开展创建“围合式”小区、“无毒社区”,破除陈规陋习。
“五个强化”带来“七个变化”:治安状况明显改善、清洁卫生显著改进、社区环境逐步完善、社区风气明显好转、物业实现保值增值、原居民收入增加和就业机会增多。其中,在治安状况好转方面,根据抽样调查,实施物业管理的“村改居”小区治安案件发案率较之前整体下降48%,其中95%以上小区实现重特大案件“零发案”。在物业实现保值增值方面,过去一些小区由于脏乱差,房屋空置率高达50%,实施物业管理后,出租率提高了,租价较以往普遍增加30%以上。
记者在西乡街道高树围新村实地采访时,正和老伴在散步的陈老说:“物业管理公司来了之后,保安队伍24小时巡逻,小区环境有专人清洁,大事小事有人管有人问,现在连租房的人都不愿意轻易搬家了,这里的城市味越来越浓了。”